凯发k8一触即发

凯发k8一触即发铲运

首页  >  新闻中心  >  新闻动态

返回顶部
企业新闻 |【品牌文化驱动营】故事会②:宁掉十斤肉 也要拿下柴油机
【品牌文化驱动营】故事会②:宁掉十斤肉 也要拿下柴油机
发布日期: 2022.08.29 访问量:2059 字号 A- A A+

导读

 时间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,在全国以农业为基础、工业为主导,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指引下,徐州地区制定了大力发展农业的战略规划,进一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,旱改水的实施,让本就稀少的排灌机械,更加一机难求。经过缜密思考和部署,徐州地委决定由徐州地区拖拉机修配厂(徐州装载机厂前身)承担S195型柴油机试制任务。


七十年代工厂大门


此时,正值文革高潮期,在军代表大力支持下,刚刚恢复生产的工厂仍像无头的苍蝇,努力地寻找着前进的方向。


任务接还是不接?接了又怎么干?资金匮乏、设备落后、技术薄弱、技能不足……新型柴油机试制对于工厂来说是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,也是生产任务的重大转移,对于一个一直从事修修配配的作坊式工厂来讲,不是一般的困难。

 

时任厂革委会主任、党委书记殷延华既兴奋又惆怅,看着满满一会议室的企业骨干,心一横,这任务必须接,“同志们,这是党交给凯发k8一触即发的重要任务,也是保障徐州地区农业学大寨取得圆满成果的关键产品,凯发k8一触即发一定得干好,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。”


历经磨砺的职工们,锻造了不畏艰险、吃苦耐劳、永不服输、百折不挠的韧劲和精神,全厂上下迅速发起了“宁掉十斤肉,也要拿下柴油机”的攻关行动,面对夏天无风扇、冬天无暖气、设备老破旧的现状,职工们没有向困难低头,而是选择吃住在工厂,渴了喝凉水,饿了吃干粮,困了就在墙边的稻草堆上和衣而睡,醒来再接着干。


七十年代工厂机加工生产场景

 

就这样,全厂职工在技术专家带领下,一边改造老旧设备,一边设计建造生产线,一边自主攻克技术难点,一边学习生产制造技能,人人忙得不亦乐乎,终于完成了192台专机的改造、6条生产线的建设,实现了S195型柴油机当年成功试制并量产700台的惊人战绩。


七十年代工厂生产的S195型柴油机

 

“那一年年关,厂领导班子顶住压力,冒着社会上对‘奖金挂帅、物质刺激’的批判风险,给每一位职工发了一个猪头,一个茶杯,两块钱,职工们戏称为‘一杯零两块’,极大地鼓起了职工们的生产积极性。”时任党委副书记刘振江后来回忆说。

70年代工人学习党报党刊,强化思想政治教育

 

从1970年至1974年,共生产柴油机21700台,大力支援了徐州及周边的农业发展,也填补了苏北地区无柴油机制造的空白。柴油机成功上马,让工厂声名远播,也获得了江苏省诸多质量、产品奖项,《人民日报》《中央广播电台》《中国农业机械》杂志等多家国家级媒体争相报道,一时间,工厂成为了苏北一颗耀眼的明星。

 

七十年代工厂产品实现突破宣传场景


“宁掉十斤肉,也要拿下柴油机”的艰苦奋斗精神,至今仍在凯发k8一触即发人身上得到传承和弘扬,助力凯发k8一触即发装载机械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从弱到强,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创业精神,成功研制出一台台中国首台套、全球首台套的高端产品,也激励着一代代凯发k8一触即发人以不服输、不认命的追求,练就敢打硬仗、能打胜仗的过硬本领,以高质量发展加快冲刺珠峰登顶伟大目标!


关键词: 装载机